关于IR采样技术:
- 本人文科出身,不善于讲解物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Impulse response理论。在吉他音箱领域,IR采样技术简单的说,是在箱体上播放一段特殊的全频段的噪音,然后再用麦克风来拾取箱体对这个噪音的反应。这个反应,包括了纸盆震动空气的感觉,喇叭与话筒的距离,话筒的特性,房间的混响,功放的反应等等很多细节。能够捕捉住更多这些细节,箱体的模拟就更真实。
- 必须明确的是采样的对像永远是麦克风拾取音箱的音色,和坐在音箱面前听到的音色是不一样的。
- IR采样技术目前来说,是获得最真实音箱感觉的最佳手段,其它的通过模拟电路来滤波的,不管再贵的,都没办法模拟出么多的细节。
- 现在被大家视为神一样的KPA,AXE-FX,其实都是这个技术的获利者,大家都觉得它们的模拟真,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IR采样技术。
- IR采样技术其实早就在软件效果器大行其道,几年前我在Revalver和Overloud TH上接触过。觉得真心不错,很真实的箱体感。但我后来从来不用,因为我个人对电脑CPU处理IR的速度始终不满。总感觉有延迟感,特别是玩清音过载比较多的,感觉特别明显,无法忍受。
关于Tow notes Torpedo C.A.B
虽然不便宜,而且它仅仅是个箱体模拟,但是它是基于IR采样技术的最便宜的硬件产品了。Torpedo CAB没有负载电路,不能直接上电子管后级,我最初的期望是,用一些单块,或者我的JVM的前级接到Torpedo CAB上获得一个相对真实和完整的声音。但印象不是一开始就好,心情起起落落好几回,几次想卖了。但后来有些经历改变了我的想法,就继续留着了。
优点:
1,动态很好,近乎模拟设备,几乎感受不到这是个数字设备。在采访里看到他们的工程师对他们的数模转换技术特别自豪。
2,延迟非常地小,即使很挑剔的人也几乎不会感觉得到。官网说延迟为2.8ms,这是个很良心的数字,别看市面上不少声卡在ASIO Latency 显示都离2.8ms不远,甚至更低, 其实里面水分大大地有,你的大脑和手能感觉到那种延迟感。
3,操作非常简单,上手非常快。用Torpedo Remote来完成全部控制,根本不用碰机器上的按键。工程师也经过出现在网方BBS上来解答用户问题,这在一个冷漠的时代里让人感觉特别贴心。
4,支持第三方IR文件的导入,可以将你下载到的喜欢的IR文件载入到机器里使用。
5,体积小,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不用老带着箱头或箱体到处跑了,因为你可能只用几个单块接上它再接到PA上就可以得到比较到位的声音了。
缺点:
1、声音还是和真家伙有差距,因为真实的喇叭震动其实是个更复杂的过程,因为吉他喇叭的声音往往也包括了喇叭自己本身的失真的声音。这个似乎不好模拟。这点如果你接的是耳机感觉比较明显,如果接的是监听音箱之类,那声音会更自然一些,因为这样声音也包括了监听音箱纸盆的震动。(其实这个认识已经被我下面采样试验给推翻了,这只能算是当初使用原配采样时的感觉吧。)
2、后级的模拟略显一般,如果通过接一个boost之类的单块来获得清音,可能声音还是略显生硬,少一点电子管晶莹剔透的感觉。但在处理失真音色时却能很大地加强整个失真的饱和度。所以应该来说2 notes的后级模拟在失真的表现下比清音要好很多。
3、挑块。如果接的是电子管驱动的前级或者是管味较浓的单块,声音会舒服些。但如果主要用于接普通单块,出来的声音可能还是会显得管味不够,实际听感更像一台晶体管音箱或一台1-5w小瓦数的管箱。(这一点,我后来得到了答案,下面有讲解。)
4、那个操作软件有时我在换箱体或MIC的时候点击没响应,有时需要多点几次,我的另一个朋友称没有碰到这样问题。不过最白痴的是,软件界面的电子管图是完全错乱的,至今并未修正。难道全世界这么多用户都没注意到这个?
5、未整合声卡功能,也没有数字接口,录音时必须通过模拟接口接到声卡上去。对ADDA的转换有要求的强迫症患者可能会感觉到不舒服,不过这小东西就定位就不是高端,整那么多功能也鸡肋。
Tow notes Torpedo C.A.B横向对比POD HD
1,清音似乎是音箱模拟产品的最难点,POD HD的清音的headroom不是很理想,而且声音会有点滞后感。但two notes在这方面的表现却非常好,手感及headroom的表现非常好,几乎感觉不到这是一个数字设备。
2,失真和过载的表现上,POD HD的箱体模拟比起two notes来说,是逊色一些,但整体听感,POD HD的声音更舒服一些,因为PODHD的模拟是一整套前级+后级+箱体+话筒的模拟,而two notes毕竟只是个箱体模拟,所以如果单纯的拿来接单块或前级,声音显得还是比较DI些,简单地说,就是声音的构成似乎不是太完整。但two notes的聪明之处在于,它给了你更多的调节选项,你可以通过后级的一些参数及EQ的设置来避开这些不足。同时如果使用的是POD HD的前+后级模拟(特指失真和过载类的)加上two notes的箱体模拟,会得到真实感很强的音色。
3,Two notes不支持立体声输入输出(输出倒还是双声道,只是没有那种左右分离式的供周边使用的立体声),这个官方工程师在BBS上也解释过,立体声音意味着增加一个CPU和成本的增加。我个人感觉,有的确好,没有,反正录音后都要做后期,周边什么的基本都在后期加,立不立体声也就不是绝对的重要了。
(ps. 其实有了下面的经历后,上面的这个对比中提到的很多关于Torpedo C.A.B.音色上的不足已经不再存在。)
关于自制IR采样
我已经在下面的第二视频中介绍了采样的步骤和原理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这个功能是真正改变了我对TorpedoC.A.B.的看法。我不是一开始就玩懂这东西,总共经历了三次尝试。
第一次:我没看说明书,看这软件简单,打开,开音箱,在那乱弹一气,以为这样采样就完了。后来一用这文件,什么声音?!根本不是声音,但手感却出奇地好,比原配那些好。
第二次:看了看说明书,我发现好像这采样过程不像我相像那样啊。当时不太理解里面amplifier指的是什么,所以我将声卡的output插到了marshall的input里,调到清音,开始采样,过程挺恐怖的,那扫频噪音,非常恐怖,以为音箱要爆炸了。然后载入那个新采样,声音对了!然后录音然后和真实话筒拾音对比,EQ不大一样,但声音的细节和质感极其相似。然后花了一个晚上,分析EQ频谱,细调EQ,最后得出了比较接近的声音。这个结果已经让我非常兴奋了。其实回头来看,这个采样文件带着前级的一些响应,拿来配合单块使用其实比用后来进后级采的IR要舒服得多。
第三次:又看了看说明书,说明书说:“采样时最好使用反应平直的晶体管功放”。我说呢!他们原配的采样怎么管味差点意思呢。不过人家这么采也是为了他们独立的后级模拟服务的。如果采样中就带着过于明显的后级特征,他的后级模拟功能就失真意义了。但这话提醒了我,原来那个amplifier指的是功放啊,于是赶紧试着跳过JVM的前级,做了个只进后级的采样。结果正如你们在第二视频里听到,不用动EQ,就有了90%以上的接近程度,从后级到箱体的反应,都被完美的复制了下来,也就是说,我用JVM的前级的音色直接接到Torpedo CAB里的音色和用真正的SM57拾到的JVM+1960A整个音色系统的音色是几乎一致的。再用这个采样文件去配合我那些心爱的单块使用,各种对味和熟悉。种种对这个产品原来的犹豫,顿时烟消云散,热泪盈眶。这个产品其实只要达到我这一个要求就够了,因为这就是我上文中提到的最初的期望,Torpedo CAB已经达到并超过了这个预期值,所以我很满意。
Q&A:
1,失真能否被采样?
答:不可以,但用失真通道通道的手感却依然被复制。比如,Marshall JVM的crunch通道有一种紧紧的略显迟钝的手感,我通过这个通道进行采样,并没有获得任何失真音色,但我用这个采样配合单块使用,却可以获得类似于原通道的那种手感。
2,在音箱的干净通道里做采样,是可以获得不错的的前级+后级+箱体的效果。但是用一个单块接到这个采样上,再对比将这个单块接到音箱上再拾音又怎么样?
答:经实验,在采样的时候,只要前级或后级没失真,得到的采样再加上单块的声音和同一个单块接到原音箱干净通道里的音色也是几乎一至。但如果采样时带了失真,如上个问题所示,手感会改变,声音好还是不好,看个人口味罗。
总结:几年前,出于对电脑CPU处理速度的厌恶,我没有爱上IR这个东西,但我一直期待一个用DSP来计算的能加载IR的硬件出现。现在这个愿望实现了,而且就在这一个体积如此小巧的盒子里。我曾经觉得用一个箱体的钱来买这样一个数字的小东西一点不值,但现在已经没这种遗憾。看到几个当爹的朋友都给自己买了一台Two Notes。呵呵,的确能够安静的不打扰到别人的弹琴手段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相关的产品不少,但很多人又苦于这样的方式练琴这不行那不行。而这些使用IR技术的产品的的确将真实拾音体验和静音练习的差距拉近了一大步。最后感谢旋转七天以最快的速度给我送来了这个神奇的东西。
PS:测评中自制的IR文件在附件里,需要的朋友随便点击下载。可惜这个文件只能Two Notes产品使用,转换格式的方法未知。 同时感谢2NT交流群管理组为大家编译了Torpedo的中文说明书,需要的直接回复留下邮箱。
Two Notes Torpedo CAB与真实箱体对比测评
Two Notes Torpedo 系列产品采样文件的制作及实测
转载来源:吉他中国论坛
原文作者:unclezzm
1